爲了幫助新生適應校園生活、認識新朋友以及了解大學文化,香港中文大學爲高年級學生提供舉辦大學迎新營Orientation Camp (簡稱「Ocamp」)的平台,旨在幫助新生順利過渡到大學生活。以下三組積極參與Ocamp的學生將分享他們的經驗,探討參加Ocamp如何幫助他們建立超越背景和文化的友誼,甚至促進畢業後的創業合作。
組爸組媽與新生之間的友誼橋樑

嚴思雅(Maisie)現為英文系三年生,她在大學一年級時參加了迎新營並結識了在中大的第一群朋友。由於有愉快的Ocamp經歷,Maisie希望將這份美好延續下去,因此在第二年主動擔任Ocamp主席,並在三年級時以組媽的身份再次參加英文系的Ocamp。
Maisie認爲在大學迎新營中建立的友誼不但幫助她開拓在大學生活中的人脈連結,這份友誼更成為了她在大學生活的强大支柱,因此她亦十分努力維繫與組仔組女的關係。Maisie的組仔女也在是次訪問中欣喜地分享了自己在參與2024年英文系迎新營後的得著。
現為英文系三年級的羅沛賢(Daniel)分享道:「我向來不習慣在新認識的朋友面前分享太多。一開始參加Ocamp,我對於在人前表達自己的想法常常感到猶豫,但感謝組媽Maisie待人非常真誠,而且常常鼓勵我,令組内每位成員都感受到被重視和接納,因此讓我慢慢打開心扉和大家交往。」

英文系的一年級學生黃浩文 (Canan) 非常認同Daniel的分享,並補充道:「最初,我對參加迎新營沒有任何期望,也從未想過自己能在Ocamp 完結後能結交如此關係友好的知心朋友。中大的學生非常友善;學長們不僅熱情地歡迎新生,而且還非常樂意跟我們分享中大生活與學習的點滴,給新生們許多寶貴的指引。」
作為組媽,Maisie積極發揮領袖角色,指導及歡迎新生,確保每位同學感到被照顧。「雖然我們不同年級,我也不會在日常課堂上看見組仔女,但我很珍惜彼此建立的友誼。」
儘管Maisie在Ocamp中擔任領導角色負責照顧新生,但組仔和組女亦常常以説話及行動支持Maisie,令她十分感動。其中一位組女陳靜怡(Agnes)亦分享了維繫友誼的看法:「關係的建立是雙向的。需要彼此互相分擔責任,而不只是依賴組媽默默付出,互相支持才可以延續長久的友誼。」
另一位與Maisie共同籌辦迎新營的英文系二年級學生張惠琪 (Vicky)也表達了她對Maisie的欣賞:「Maisie是一個非常細心和擅於觀察的人。當某人比較內向時,她會巧妙地表達關心,不會過分直接讓別人感到尷尬。」
最後,Maisie鼓勵新生們積極參加迎新活動:「大學迎新營不但提供了一個平台讓同學們互相認識,更重要的是讓新生從中了解中大文化。而我作爲負責策劃及組織Ocamp、照顧新生的領袖角色也得益不少,這些機會讓我學到不少書本以外的技能,例如進一步加强了我的溝通技巧、組織能力和領導才能,有助我在大學生活中達到全人發展。」
參加迎新營不但讓同學建立友誼,更可以讓同學更快更深入認識中大文化。讓我們一同期待2025年的中大迎新營活動吧!
中大迎新:建立友誼及創業契機
中大迎新營對於是三位2024年中大畢業生陳施諾 (Samuel)、趙朗謙 (Ryan)和李宇軒 (Henry)來說是一個別具意義的大學經歷。共同策劃Ocamp活動不但使他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更讓他們深入了解彼此的性格特質,令他們找到有效的溝通方法,為他們的創業公司GIMII奠定了堅實的合作基礎。


(照片:邱朗謙 (Henry)、陳思諾 (Samuel)及李宇軒 (Ryan),三人同爲2024年中大畢業生)
對於Samuel和他的團隊來說,迎新營不只是一個學生活動,更是他們的初創公司GIMII——一個3D網絡解剖教育平台的催化劑。三人在迎新營策劃會議中認識,透過分工合作,漸漸加深了對彼此的了解。
Samuel回顧他們在中大的時光-不論是深夜策劃迎新活動,還是在迎新營中分享内心想法,都促進了彼此信任和合作。
他表示:「在Ocamp時建立的友誼和信任,使我們能有效和直接地溝通、分享創業理念,為我們日後在創業旅程中面對挑戰奠下了穩定的基石。」


(照片:三人獲得香港中文大學 Pi Centre所頒發的創業團隊獎(左)、三人在GIMII辦公室召開會議(右))
三人自一同參與策劃迎新營後,發現彼此擁有相同的願景和目標。Ryan曾在一次分享中談及關於3D掃描的想法,激發起Samuel和Henry的一些創業點子,最終三人一起加入香港中文大學PI Center的創業團隊計劃,並成功獲得創業基金,在2023年開啓創業之路。
Henry指出:「因著我們在迎新營一同合作、互相支持,讓我們非常了解彼此的個性、工作風格和溝通模式,這對我們團隊的凝聚力和建立堅實的信任基礎非常重要。」
Samuel補充道:「友誼的建立讓我們能夠坦誠地溝通和處理工作上的分歧。這樣,我們可以放心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會隱藏自己的意見或因為害怕表達而感到心煩,也不會被動地接受自己不認同的觀點。我們堅固的友誼確實有效地幫助我們面對分歧,大家對事不對人,因此在意見不合時也不會損害團隊的團結。」
在訪談結束時,三人亦強調參加迎新營對中大的新生的重要- 不但是在大學結交新朋友的入場券,透過投入迎新活動亦能加强自我認知。
在此祝願GIMII的業務繼續有新的發展、中大新生在校園生活中亦能展開不同的精彩旅程!
中大迎新:凝聚跨文化的友誼


(照片:Minudhi Nilinya Fernando(左)和她帶領的迎新營活動(右))
來自斯里蘭卡的Minudhi Nilinya Fernando (Minu) 是一名熱心參與大學文化交流活動的商科系二年級學生,同時也是2024年晨興書院迎新營的組媽。她對促進中大校園文化交流的活動充滿熱忱。
對Minu來說,中大迎新營不僅僅是提供一場學生活動給新生玩樂,更是一個凝聚文化交流的平台,讓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聚在一起分享經驗、相互學習並建立持久的友誼。
「回想我當初來到香港入讀香港中文大學,要適應校園生活真的不容易。作爲一個非本地新生我面對的挑戰不少,例如我不懂得乘搭港鐵和使用八達通,在校園内也會因爲找不到課室位置而感到迷惘。不過幸運的是,我有參與中大迎新活動,並從中認識了不少朋友和組爸組媽,他們給了我很多支持和幫助,使我順利過渡到大學生活和適應香港文化。」
因為在迎新營中得到了朋輩的幫助和支持,Minu受到激勵和啓發,並想在來年成爲迎新營中的策劃者,回饋並幫助非本地學生適應大學生活和香港的生活。
「我相信Ocamp是學生探索文化多樣性的一個獨特機會。看到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學互相合作和認識對方,真是太棒了。我希望每個參與Ocamp的新生都感到受到被照顧和重視,而且對加入中大這個新里程感到興奮。」Minu努力在迎新營中積極籌備不少讓新生感到難忘的破冰活動,成功鼓勵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彼此互動。


(照片:Minu在2024年晨興書院迎新營中帶領活動(左);Minu帶著她的組仔組女享用大排檔,認識本地文化(右))
回顧在中大迎新活動中所建立的友誼,她表示:「人與人之間的緊密聯繫建立在共同經驗和團隊合作之上。我相信這份友誼將延續到大學畢業之後,因為這些共同回憶成爲了關係中的強大基礎。」
Minu在中大積極策劃迎新與文化交流活動,因著她的熱情與親和力,鼓勵不少新生走出舒適區,與不同背景的同學交流互動。
她鼓勵非本地學生參加中大迎新活動:「我的建議是作爲非本地生更加要積極參Ocamp活動,勇敢走出舒適區,全程投入並珍惜這個難得的大學經驗。建立關係需要時間和努力,但收穫的寶貴友誼是值得的!」
感謝Minu努力促進校園文化交流豐富新生的體驗,讓我們繼續期待中大多姿多彩、充滿文化色彩的迎新活動吧!
參與中大迎新 豐富校園生活與體驗
大學迎新營旨在歡迎新生和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透過參與多元化的節目,同學們不僅能結交更多新朋友,還能深入認識香港和中大校園。從本地學生在迎新營中建立的寶貴友誼,到找到志同道合的創業夥伴,以及建立跨越文化背景的友誼,可以看出參與迎新營不但能夠豐富大學生活,更可拓展友誼和人脈。
讓我們一同期待2025年迎新活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