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人類大同 不分膚色 background image
background image pabar

校園故事

2022 年 07 月 20 日

人類大同 不分膚色

OASIZ:多元文化音樂劇推廣共融

膚色、種族,可以分隔我們嗎?對OASIZ的學生創作團隊來説,答案是大大的「不」!這群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把原創音樂劇本呈現於舞台上,贏得現場和線上參與的200名觀眾一致好評。OASIZ是「多元文化音樂劇場計劃」的終章,由學生一手包辦所有創作過程及演出。負責協調此計劃的學生事務處旨在為多元的中大社區締造一個共融、友好的校園。

多樣性促進創新

劇本、音樂創作、排舞、音響、設計、演出,皆由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共同統籌。「團隊的成員各有才華,從不同角度提出建議,力臻完美,實在令我獲益良多。」擔任導演的醫學生林子皓分享道。這群充滿幹勁和創意的年輕人希望透過音樂劇探討多個議題及訊息。然而,他們必須在緊迫的時間內將雄心壯志化為演出。「我們有很多想法,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演繹敘事身分,以及如何取捨劇本主題。」他續道。經過數月來絞盡腦汁的籌備,團隊以細緻的原創音樂烘托氣氛,引起觀眾共鳴。音樂劇在舞台上呈現多元文化、種族歧視、LGBTQ文化等根深蒂固的社會問題,也引導觀眾體會弱勢社群如劏房戶的生活困境,正視這些常被忽略但難以根除的問題。

劇中五名不同國籍的主角於千禧世代出生長大,被困於同一屋簷下,對生活感到迷惘。儘管現實充滿壓力,但大家憧憬著恬靜的理想國度OASIZ,帶來一絲盼望。文化融合常常被掛在嘴邊,知易行難,卻不應淪為空談。「以往,相關的課堂、講座和展覽不計其數,今次這齣音樂劇打破傳統,同學的互動性更强,參與度亦更高。」來自新聞與傳播學院的馮洛鋒說。他作爲劇中主角之一,認為參與此音樂劇是新穎的體驗:「演戲過程讓我更深刻了解其他人,也更樂意接納他們。」團隊希望透過音樂劇帶出發人深省的主題訊息,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生而爲人 不分膚色

除了劇本帶出的訊息,創作團隊也是多元文化的體現。團隊學生來自八個國家及地區,除了香港外,亦包括孟加拉、印尼和緬甸等。他們為劇本注入令人耳目一新的元素,例如以不同語言演繹對白和歌詞,及以舞台劇手法演釋歧視事件。多樣性促進創新、展示團隊精神,亦可帶來意想不到的驚艷。

修讀生物醫學工程的孟加拉博士生Masruck Alam飾演另一位主角,籌備及參演這部音樂劇,令他回顧非本地生在中大的旅程。來自南亞的他,在香港生活及求學,難免遇到文化障礙、鄉愁、種族刻板定型等難題:「我選擇入讀中大,全因其文化多樣性及共融。我十分感謝學生事務處給予機會讓我參與此計劃。生而爲人,我們流着同樣的血,應該開放地聆聽不同聲音,擁抱多元,不分社會地位,彼此尊重及接納。」

另一位飾演主角的印尼學生Justin Keane Hanov分享說:「劇本主題別具深意,揭示了現今世代趨向抹黑、侮辱和定型,鼓勵我投入更多精力,推動多元共融。」除了共同籌備演出,不同國家的團隊成員也會分享家鄉美食、俗語,交流獨特文化。此計劃除了提供知識,更是一個友好的平台,讓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互相合作、交流、建立友誼,感受如家庭般的溫暖。

五名文化背景各異的主角在原創音樂劇OASIZ中合作演出:劉穎霖(後排左一)、Masruck Alam(後排左二)、馮洛鋒(後排左三)、廖靜姸(前排左一)和Justin Keane Hanov(前排左二)

迎難而上 掌聲不絕

從籌備至演出,過程絕非一帆風順。臨近計劃尾聲,新冠疫情再次帶來沉重打擊。2月至4月期間,學生只能在線上出席工作坊;有些身在異地的學生未能出席,令本就繁重的籌備工作更加困難。然而,在難關面前,團隊成員仍然不屈不撓地迎難而上。「我能感受到團隊的滿腔熱誠,所有人都渴望把心中的盼望搬上舞台。」劉穎霖憶述道。優秀的演出獲觀眾一致讚賞,成功引起共鳴,贏得掌聲不絕。

 / Gillian Cheng
相片提供由學生事務處